吃饭睡觉打豆豆——《游戏化思维》

一、什么是游戏?
“游戏”不是你想的那样,英雄联盟、王者荣耀是游戏,拼多多购物、支付宝种树也是游戏,很多人骄傲的说“我不玩游戏”,却热衷于在网购中赚取积分,或是在某个APP上赢取徽章。

实际上,那些积分、徽章、排行榜正是最基本的游戏元素,只不过被富有洞察力的企业以“游戏化”的方式应用到现实环境中而已。而你不能否认的是,作为一个“人”,你喜欢这些能激发你兴趣的东西。这全是因为你与生俱来的的内在动机的作用,你希望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和乐趣,你希望从创造性事物中获得成就感,你希望自己活得越来越健康……

游戏的本质不是娱乐,而是人性与设计的融合。数以百万计的人们之所以沉迷于电脑、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或是社交网站上的游戏,是因为那些游戏是设计者们在借鉴了人类几十年的现实社会经验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后,严格而巧妙地设计出来的。
心理学有“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专注于人类本身的发展趋势——内在的需求。
游戏是自我决定系统的完美诠释:玩家都是自愿的,比如从数独挑战中获取满足感,或是在照片分享中获取互动交往的意义。因此,游戏是人的内在需求。

二、如何游戏化?
宏观上,游戏需要:有趣、激励、心流体验。细节上,游戏化元素有:点数、徽章、排行榜等。同时,游戏化需要赋予动机和意义。
支付宝的绿色能量积攒,排行,各种节日和活动勋章是游戏化元素,而对应的,可以在真实世界中种下树木则是赋予的行动和意义。

游戏通过创造一个令你身临其境的小世界,使学习变成兴奋剂,同时,使得失败感没有那么沉重。 游戏可以构建一个“魔环”,将参与者与外界世界暂时的隔离开。只要是游戏就需要有一些规则、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克服的一些障碍,但最关键的是,参与者要接受并遵循这些规则。

三、人生本就是游戏
人生本就是一场游戏,而且没法存档和重来。出生地决定游戏的难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天赋和不足,所处的环境和规则也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擅长不同类型的游戏,正中下怀者成为大神,不适应者成为炮灰。难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