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假期插曲《silent emotion》歌词

没有什么心境不能与我分享
のにあなたはまた瞳をそらした
但你又为何还是把眼光 转向其他地方
いらない箱にしまった
在那不被人需要的箱子里
宝物をあなたはさがす
不住地寻着宝藏
じょうずにウソをつくより
别再试着去编造完美的谎言
ホントはいいよそれでいい
其实真的没有必要
伤つく塲所はかくして
让我们就这样遮住曾经受过的伤

たぶん梦は近くて
也许梦想很近
ここから见えないだけだよ
只是从这里看不见罢了
言えない気持ちなんてない
没有什么心境不能与我分享
のにあなたはまた瞳をそらした
但你又为何还是把目光
いらない箱にしまった
锁在那不被人需要的箱子里
宝物はふたりの间にある
宝藏就在你我之间

三轮体空,清净自在——我读南怀瑾解《金刚经》之二

1、三轮体空
    施者,受者,施事
    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
    事如春梦了无痕,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
   
2、快乐痛苦皆无住
    不得意忘形,也不失意忘形。
    也就是禅宗的“放下”
   
3、求戒定慧与著相;转化十二类生    
   
4、佛中之王,光中极尊——阿弥陀佛
    初住菩萨,多了,无量无边。各人程度也不同;
   
等觉菩萨,多了,无量无边。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普贤、弥勒菩萨、地藏菩萨,他们是无数等觉菩萨里面功夫甚深的、智慧甚广的。

    成佛之后,烦恼断尽了、智慧圆满、神信道力统统都圆满。圆满才相同。
    但是!
   
仍然存在“佛中之王,光中极尊”,也就是阿弥陀佛,是因为度众生的缘不平等。在诸佛如来当中,阿弥陀佛跟一切众生结的缘最深、最广。所以论到度众生这桩事情,一切佛都比不上阿弥陀佛了,所以称他做“佛中之王,光中极尊”。

   
5、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要跟极乐世界相比,只是幼儿园?
   
《华藏世界品》说华藏是大世界,一共有二十重,好象大楼一样,二十层。我们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都在第十三层。
    六道,科学仪器所能探测到的只是六道里头的人道。天道、鬼道、地狱道是看不到的。
   
6、清净自在
   
大菩萨——法身大士——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也叫证一分法身,人就得自在了。
    禅宗里面所谓“见性成佛”,这个佛虽不是圆满佛,也获得自在。
    以清净心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就得受用自在。
   
7、放下
   
在这个世间,只要有一桩事情为你所牵挂,有一个物品为你所爱好,你真的对它生了欢喜心,生了执着,将来往生都变成了障碍,所以样样都要放下。

   
8、不住相布施方能结缘,比如阿育王,比如周利盘陀伽
   
   
   
——————————————————————-

   
南怀瑾讲的是昭明太子编章的鸠摩罗什翻译版本,共分32章。学完的部分摘录如下:   
   
第四品 妙行无住分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降伏其心,正信成佛——我读南怀瑾解《金刚经》之一

   
人生在世,“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若能修道见道,“云在青天水在瓶”,“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不失为一种解脱。

   
有一个和尚住茅蓬的时侯,就写了一副很好的对子:“万里青天开笑口,三间白屋竖拳头”。清朝有位历史学家赵翼,也是大诗人,大文豪,他晚年写了三首有名的诗,其中有一首说:“少时学语苦难圆,只道功夫半未全。到老方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苏东坡说:“书到今生读已迟”。这些就是所谓的“般若”。

    “般若”可以理解为大智慧,佛说有五种大智慧,这里就不赘述咯。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金刚,在金属之中最坚固,就像金刚钻一样,能破一切法。也可以说,能建一切法,而且无坚不摧。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所谓“波罗密”,一般的翻译就是到彼岸,有些最后加一个多字,成为般若波罗密“多”。《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如果照含意来说明经名,就是:能断一切法,能破一切烦恼,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脱离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经典。

   
佛经比较像论语,都是佛的弟子问道的时候的记录。比如二百六十个字的心经,向佛提问题的主角是舍利子,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另如楞严经的主角是阿难。金刚经的主角则是须菩提。插一句,须菩提就是孙悟空的师父哦!

   
   
    既然是“之一”,就介绍一些我学到的皮毛吧。
   
   
1、金刚经告诉我们,“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时间是相对的,真正的时间,万年一念,一念万年,没有古今,没有去来,等于一首古诗:“风月无古今,情怀自浅深”。

    2、如来、菩萨、罗汉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有诗云:“佛在心中莫浪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只向灵山塔下修”。
   
“菩萨”,这也是梵文的翻译,它的全称是菩提萨缍。菩提的意思就是觉悟,萨缍是有情。如果当时翻译成觉悟有情,那就一点味道都没有了。“菩萨”是佛弟子中,走大乘路线的一个总称。

   
一个人如果觉悟了,悟道了,对一切功名富贵看不上,而万事不管,脚底下抹油溜了,这种人叫做“罗汉”。但是菩萨境界则不然,觉悟了,解脱了世间一切的痛苦,自己升华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总总的众生,还在苦难中,就要再回到世间广度一切众生。这种牺牲自我,利益一切众生的行为,就是所谓有情,是大乘菩萨道。 

   
3、一个人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是要自发自醒,自己觉悟,自己成佛,这才是学佛的真精神。

    4、“住”“止”“定”
    住就是当下
   
如何才能安住?无所住即是住。拿禅宗来讲,住即不住,不住即住。无所住,即是住。所以人生修养到这个境界,就是所谓如来,心如明镜,此心打扫得乾乾净净,没有主观,没有成见,物来则应。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他是学禅的,他的诗文境界高,与佛法、禅的境界相合。他有个名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定”好像是入定那种,具体没有学到。:-)
   
    5、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6、无余涅盘
    涅盘分两类,“有余依涅盘”及“无余依涅盘”。
   
    7、洪福与清福
   
红尘里的人生,就是功名富贵,普通叫做享洪福。清净的福叫做清福,人生鸿福容易享,但是清福却不然,没有智慧的人不敢享清福。人到了晚年,本来可以享这个清福了,但多数人反而觉得痛苦,因为一旦无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许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时侯,他硬是享死了,他害怕那个寂寞,什么事都没有了,怎么活啊!一个人先要养成会享受寂寞,那你就差不多了,可以了解人生了,才体会到人生更高远的一层境界。这才会看到洪福是厌烦的。佛经上说,一个学佛的人,你首先观察他有没有发起厌离心,也就是说厌烦世间的洪福,对洪福有厌离心,才是走向学佛之路。

   
    我好像还好哦,没有厌世嘛,也没有完全看开。研究研究嘛,何必那么认真呢?呵呵。
    无所欲,无所求,这才是佛的境界吧。
   
“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希望我不要离佛越来越遥远。

——————————————————————-

    南怀瑾讲的是昭明太子编章的鸠摩罗什翻译版本,共分32章。学完的部分摘录如下:

    第一品  法会因由分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第二品  善现启请分
【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第三品  大乘正宗分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上帝在关上门之后,会打开一扇窗

上一次忘记带钥匙是去年八月十八日弟弟来上海玩的时候。
很不幸,将近一年之后终于又犯了一次迷糊。
昨天中午发现肚子饿了,于是上网找人吃饭:
    有人在加班
    有人有妈妈做的饭
    有人已经吃过饭了
    ……

   
思来想去,还是鼓起勇气来自己去吃饭。
于是开始穿衣服,把钥匙上连着的电脑箱的锁拿掉,然后把手机和钱包放到口袋中。
然后锁上房门,到洗手间洗了下手。
突然发现手腕上没有戴手表,于是想返回房间拿手表。
一摸口袋,钥匙不在。>_<|||
“小丽啊,我被锁在外面了~~~”
哎,刚刚只是把锁从钥匙上拿下来,却没有放到口袋中。
这一次潜意识竟然没有发挥作用,哭。
肚子太饿了,只好先去吃饭。
饭后回来,发现房东不在家,外面的门也进不去了啦。
而且他的电瓶车也不在,不知道去哪里呢?
于是开始找人收留我,结果见识了所谓上海这个国际大都会的忙碌生活:
    有人在逛街
    有人在约会
    有人在外地旅游
    有人在加班
    有人在朋友家玩
    有人在回宝山途中
    ……
就是没有人有空!
   
于是自己在外面逛荡了一下午,到傍晚回住处,房东果然千呼万唤始出现。
竟然告诉我没有备用钥匙!那去年见鬼啦?
因此,我开始拆房间窗户上的玻璃,打开窗户,用衣服撑子取到了桌子上的钥匙。
按照刘墉的写法,我们经过这个小故事得出以下结论:
1、上帝在关上门之后,会打开一扇窗——上帝也就是我啦
2、笑,全世界会跟你一起笑;哭,你只会一个人孤单的哭
3、当你需要找人出来出来玩的时候,往往一个人都找不到
4、现在的人太忙啦,也许洪福齐天,却没有机会得享清福
5、如果要见一个人,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那么不见也罢

周周的私房电影排行榜总榜——第二位

200505240009_26438200505240009_26436

  爱情就是淡淡《菊花香》

  “我的爱不会因任何人而动摇,我的爱根本不可能动摇,因为,我是一棵树,只有把根扎在你心里才能活下去。”
  如果说村上春树告诉人们什么是小资,菊花香作者金河仁正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是浪漫悲情,树一样的爱情是凄美的,在新生命与死亡交错之间,爱人最终离去了,留下了爱与爱的见证……

  电影就象片名一样,不管是音乐,画面,人物,还是导演的拍摄手法,所有的一切都散发出菊花独有的味道,淡淡的,素雅的,宁静中渗透着一丝丝甜蜜的凄凉!那种淡淡的忧伤的爱情,并不浓烈,也不故作凄美,生活怎样,它只稍稍艺术化罢了。看电影《菊花香》,是种温馨而悲情并存的享受。是该相信,有些人,我们可以守护很久,即使不能呆在她身边,也愿远远观望。等待或许在现实中不被肯定,但在每个人心灵深处,也是在真挚期待的吧?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是关于一段不朽的爱情——一个男子爱上一个女子,等待,得到,然后又失去,追忆。
  很多时候,爱上某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仁河爱上熙哉,与其说是因为她的美丽聪颖善良温柔,不如说只是因为她头发散发出的淡淡香气。那是一种来自灵魂中的直觉,是无法解释的刻骨铭心。他从此对这个明媚开朗的女孩一往情深,不顾她已经有了男友,也无视她年长于他的现实。从她毫不犹豫的拒绝他的爱,幸福的戴上别人的婚戒,到她在车祸中失去了所有亲人,从她一个人独自在忧伤中寂寞沉沦,到她终于被他的执着打动以身相许,他一直默默的守护在她身边,等了她整整七年。

  他终于治好了她的忧郁,她颓败的生命因他悉心的呵护滋润而日渐丰盈,她被宠的像个小孩。那是他们生命里最好的季节,爱情像花一样甜美盛放。

  然而如此的幸福那如此的完美,是连上天也要嫉妒的吧?怀孕的同时,她被查出得了绝症。熙哉心想,即使选择化疗,也不过是拖延几个月的光阴,不如留下一个孩子给他,替她陪伴爱人走完剩下的时光。

  她对他小心的隐瞒了一切,在他面前强颜欢笑,独自承担,日日憔悴,只在暗夜里疼痛难忍的时候,才会跑到角落里轻声呜咽。
  仁河终究还是了解了真相,悄悄辞了职,带她去海边,日日坐看红日秋叶。为了保住孩子,在病痛袭来的时候,熙哉依然挣扎着推开了仁河的手,坚持不肯注射任何药物。明明是要走的一个,她却怜惜的看着仁河说,我走了以后,谁来照顾你,空荡荡的屋子谁来陪伴你……

  唯美的音乐,清新的场景,甜蜜的爱情,轻快的节奏。从影片的本身来看,它继承了韩国电影固有的唯美细腻的风格,无论灯光、场景和服饰都能使人感到视觉上的享受。影片在饱含淡淡的哀愁的吉他轻弹中开始,奠定了整个影片的基调,这个曲子本博音乐列表中有的。仁河和熙哉乘船前往营地的那个段落,夕阳西下,整个大海波光粼粼,仁河因为第一次单独与心爱的人在一起,坐在船头放声高歌,情景交融,使人感到了爱情的诡秘和幸福。对白设计的也颇有功力,记忆最深的是仁河买光了熙哉爱喝的松子酒,把它整齐的堆放在熙哉的门前,借以感动自我封闭的熙哉。熙哉流泪的问
“为什么你爱我”仁河的对白简单而深刻,他说“因为是你”。听到这句话顿时没有了感觉,真正的无以言表。
 

  “只有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才是活着的,我一个人的时候,就连最耀眼的太阳也失去了光彩。”——也许,也许再也没有比这更凄美的爱情了,就仿佛要不是钟摆忽然停下来,谁又知道,我曾经等待。

  原来最最理想的爱情,不是浓烈炽热迅猛狂野的,而是隽永恒久萦绕身边的,如同那唇边发上恬淡清雅的菊花香,是永远不曾散去的美丽回忆。

  爱情的美好,就像菊花那样散发出淡淡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