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

原文地址:我想我就在这里结束作者:CLOVER
   
昨天在图书馆,尽管面临着考试的威胁,但是拿起了一本
费马大定理的书还是不情愿放下了,一天看了接近200页,而那本
我的大脑敞开了的书还有一半没看,另外一本 美丽心灵
也是开了个头呢!
  
一个困惑了天才358年的谜,在1994年终于被人解决了!费马当时提出时,可能并没有意识到其的难度,因为他只是在对丢潘图的书评论时写下的一句话!当时他还写到,这里纸张太小,写不下证明!事实上,在当时数学家并不都习惯把证明写下来!有一点要说,费马是个业余的数学家呢!当然也是个天才罗!因为在他那里,提出了很多的定理,也给出了很多的证明!
  
但是一个这样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却花了人类300多年来解决!包括天才欧拉也涉及过(欧拉对这个问题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他证明了很重要的n=3时的情况,而且也给后人指明了一个方向).也许高斯也涉及过,但是可能没取得成就,因此鄙视这个问题!
  
怀尔斯花了7年时间终于解决了这个问题.当他全心的投入这个问题时,他的同事还以为他已经江郎才尽了呢!事实上,后来他说到要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抛弃所有其他的事情!
  
在93年他在剑桥发表了证明,当他讲完时,尽管只有1/4的人知道他在讲什么,但是最后全场掌声!他的130页的论文也可以算是数学界被审查最严格的论文了.他后来数学研究发现其中有个小的错误时,他本人以为会很容易解决,但是后来发现这个是很关键的,如果不能证明那一步,一切都是白废了!最后他邀请了一个数学家和他一起在普林斯顿研究,9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结论,最后他要放弃了,但是合作者建议再坚持一个月,在这里面的一天,终于有了解决办法!经历了8年,终于在1994年圆满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我看来,如此复杂的证明应该不是费马的证明,因为在他的证明里,用到了一个两个日本人提出的猜想,事实上,在1980年前没人会想到两个看起来不相关的东西会有联系,而怀尔斯意识到了这一点,当然这与他的导师给他选的方向也有很大的关联!
   
回来查了下,果然那个特殊的菲尔士奖是给他了,当时他应该是43岁!
   
……..
   
回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佩服这个人的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闪光的地方.也许我应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如何训练兔子

训练兔子我们不是为了把它当成马戏团的表演者,只是为了让它和我们的关系更好,能够更好的适应居家生活,如果适得其反也是没有必要的,还有每只兔子的个性是不一样的,开始不要对他有太大的期望,也不要因为它做的不好去责打它,我们要做的是更有耐心的训练,兔子不是狗,服从性不会那么强,不会在短暂的一个星期之内学会一样东西,不过只要你能坚持就一定会看见成效。

1.让兔子记住自己的名字,随喊随到,事实证明兔子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并且能够记住的!你一定要固定一个名字,最好是重音,方便兔子记忆,然后就有意无意的时候轻叫它的名字,一旦有反应一定要及时给予奖励,这里要注意的是你的兔子是不是到了可以吃零食的年龄了,幼兔的话可以给予一颗兔粮或者一根苜蓿来奖励。坚持不到一个月兔子就可以记住他的名字了!我家的兔子就是,现在即使在睡觉只要喊它名字就会立即跳起来。

2.放兔子出来玩自己回笼子。很多兔子因为在笼子里待久了一旦放出来就会很疯狂,甚至玩完了都不愿回笼子,每次都要人在后面撵很久还回不去。我家的一开始也不行,一旦出来了就是它的天下了,当我意识到要训练它的时候,我花了大概两三个星期把它训练好了。在你想让兔子回笼子的时候一定要有固定的动作,我家的是轻拍屁股,刚开始可能不行,多试几次你就会掌握诀窍,当兔子被赶回笼子之后也要给予奖励,让兔子知道玩过会笼子也是有奖励的,下次就会更容易。

3.自己帮兔子剪指甲。我个人不建议带兔子到宠物店让别人帮着剪指甲,因为兔子不像猫狗,兔子胆子很小,在见到陌生人时可能会高度紧张。所以自己剪是最放心的!有的人认为剪指甲要从小训练,我认为训练兔子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的。在帮兔子剪指甲之前一定要和兔子打好关系,之后才能不被踢伤安全的剪指甲。很多人都会帮兔子按摩,关键就在这里,在按摩的同时试着帮兔子按摩它的脚,时间久了兔子对你摸它脚就没有什么大的反应了,剪指甲当然就手到擒来了。

4.在兔子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予教训,当然不是让你把兔子暴打一顿,那样只会让它更怕你。拿我家的举例,它每次都喜欢钻到角落里啃咬东西,我会抓它现行,弄出来之后会打他两下(力度要自己掌握哦),然后开始训斥它,最重要的是之后要冷落它一会儿,让它意识到自己犯错误了,不要刚打完就又摸它抱它亲它,那会让它分不清你是生气还是和它玩,以后当然就不听话了。犯错误一定要抓现行,如果错误已经犯下了你又没有看见之后你去打它只会增加它对你的恐惧感。

 

史上最著名的10个思想实验

10.电车难题(The Trolley Problem)
“电车难题”是伦理学领域最为知名的思想实验之一,其内容大致是: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驶来,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
到他们。幸运的是,你可以拉一个拉杆,让电车开到另一条轨道上。但是还有一个问题,那个疯子在那另一条轨道上也绑了一个人。考虑以上状况,你应该拉拉杆
吗?
解读:
电车难题最早是由哲学家Philippa
Foot提出的,用来批判伦理哲学中的主要理论,特别是功利主义。功利主义提出的观点是,大部分道德决策都是根据“为最多的人提供最大的利益”的原则做出
的。从一个功利主义者的观点来看,明显的选择应该是拉拉杆,拯救五个人只杀死一个人。但是功利主义的批判者认为,一旦拉了拉杆,你就成为一个不道德行为的
同谋——你要为另一条轨道上单独的一个人的死负部分责任。然而,其他人认为,你身处这种状况下就要求你要有所作为,你的不作为将会是同等的不道德。总之,
不存在完全的道德行为,这就是重点所在。许多哲学家都用电车难题作为例子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状况经常强迫一个人违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且还存在着没有完
全道德做法的情况。
9.空地上的奶牛(The Cow in the field)
认知论领域的一个最重要的思想实验就是“空地上的奶牛”。它描述的是,一个农民担心自己的获奖的奶牛走丢了。这时送奶工到了农场,他告诉农民不要担心,因
为他看到那头奶牛在附件的一块空地上。虽然农民很相信送奶工,但他还是亲自看了看,他看到了熟悉的黑白相间的形状并感到很满意。过了一会,送奶工到那块空
地上再次确认。那头奶牛确实在那,但它躲在树林里,而且空地上还有一大张黑白相间的纸缠在树上,很明显,农民把这张纸错当成自己的奶牛了。问题是出现了,
虽然奶牛一直都在空地上,但农民说自己知道奶牛在空地上时是否正确?
解读:
空地上的奶牛最初是被 Edmund Gettier用来批判主流上作为知识的定义的JTB(justified true
belief)理论,即当人们相信一件事时,它就成为了知识;这件事在事实上是真的,并且人们有可以验证的理由相信它。在这个实验中,农民相信奶牛在空地
上,且被送奶工的证词和他自己对于空地上的黑白相间物的观察所证实。而且经过送奶工后来的证实,这件事也是真实的。尽管如此,农民并没有真正的知道奶牛在
那儿,因为他认为奶牛在那儿的推导是建立在错误的前提上的。Gettier利用这个实验和其他一些例子,解释了将知识定义为JTB的理论需要修正。
8.定时炸弹(The Ticking Time Bomb)
如果你关注近几年的政治时事,或者看过动作电影,那么你对于“定时炸弹”思想实验肯定很熟悉。它要求你想象一个炸弹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藏在你的城市中,并且爆炸的倒计时马上就到零了。在羁押中有一个知情者,他知道炸弹的埋藏点。你是否会使用酷刑来获取情报?
解读:4 J1 j;
y6 e/ D+ {

与电车难题类似,定时炸弹情景也是强迫一个人从两个不道德行径中选择的伦理问题。它一般被用作对那些说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使用酷刑的反驳。它也被用作在极
端形势下法律——就像美国的严禁虐囚的法律——可以被放在第二位的例子。归功于像《24小时》的电视节目和各种政治辩论,定时炸弹情景已成为最常引用的思
想实验之一。今年早些时候,一份英国报纸提出了更为极端的看法。这份报纸提议说,如果那个恐怖分子对酷刑毫无反应,那么当局者是否愿意拷打他的妻子儿女来
获取情报。!
 s* g; N5 I$ R

7.爱因斯坦的光线(Einstein’s Light Beam)
爱因斯坦著名的狭义相对论是受启于他16岁做的思想实验。在他的自传中,爱因斯坦回忆道他当时幻想在宇宙中追寻一道光线。他推理说,如果他能够以光速在光
线旁边运动,那么他应该能够看到光线成为“在空间上不断振荡但停滞不前的电磁场”。对于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证明了对于这个虚拟的观察者,所有的物理定
律应该和一个相对于地球静止的观察者观察到的一样。
解读:
事实上,没人确切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科学家一直都在争论一个如此简单的思想实验是如此帮助爱因斯坦完成到狭义相对论这如此巨大的飞跃的。在当时,这个实验中的想法与现在已被抛弃的“以太”理论相违背。但他经过了好多年才证明了自己是正确的。
6.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最为古老的思想实验之一。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
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如果不是
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哲学家Thomas
Hobbes后来对此进来了延伸,如果用特修斯之船上取下来的老部件来重新建造一艘新的船,那么两艘船中哪艘才是真正的特修斯之船?
解读:( a: h8
w% X2 n7 {+ e

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一个更现代的例子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乐队,直到某一阶段乐
队成员中没有任何一个原始成员。这个问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于企业,在不断并购和更换东家后仍然保持原来的名字。对于人体,人体不间断的进行着新陈代
谢和自我修复。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在于强迫人们去反思身份仅仅局限在实际物体和现象中这一常识。
5.伽利略的重力实验(Galileo’s Gravity Experiment)
为了反驳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速度取决于物体的质量的理论,伽利略构造了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如果一个轻的物体和一个重的物体绑在
一起然后从塔上丢下来,那么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两个物体之间的绳子会被拉直。这时轻的物体对重物会产生一个阻力,使得下落速度变慢。但是,从另一方面
来看,两个物体绑在一起以后的质量应该比任意一个单独的物体都大,那么整个系统下落的速度应该最快。这个矛盾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错误的。
解读:
这个思想实验帮助证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无论物体的质量,不考虑阻力的情况下,所有物体自由落体的速率都是一样的。
4.猴子和打字机(Monkeys and Typewriters)
另一个在流行文化中占了很大分量的思想实验是“无限猴子定理”,也叫做“猴子和打字机”实验。定理的内容是,如果无数多的猴子在无数多的打字机上随机打
字,并持续无限久的时间,那么在某个时候,它们必然会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著作。猴子和打字机的设想在20世纪初被法国数学家Emile
Borel推广,但其基本思想(无数多的人员和无数多的时间能产生任何/所有东西)可以追溯至亚里士多德。
解读:
简单来说,“猴子和打字机”定理是用来描述无限的本质的最好方法之一。人的大脑很难想象无限的空间和无限的时间,无限猴子定理可以帮助理解这些概念可以达
到的宽度。猴子能碰巧写出《哈姆雷特》这看上去似乎是违反直觉,但实际上在数学上是可以证明的。这个定理本身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重现的,但这并没有阻止
某些人的尝试:2003年,一家英国动物园的科学家们“试验”了无限猴子定理,他们把一台电脑和一个键盘放进灵长类园区。可惜的是,猴子们并没有打出什么
十四行诗。根据研究者,它们只打出了5页几乎完全是字母“s”的纸。
3.中文房间(The Chinese Room)
“中文房间”最早由美国哲学家John
Searle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这个实验要求你想象一位只说英语的人身处一个房间之中,这间房间除了门上有一个小窗口以外,全部都是封闭的。他随
身带着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写着中文的纸片通过小窗口被送入房间中。根据Searle的理论,房间中的人可以使
用他的书来翻译这些文字并用中文回复。虽然他完全不会中文,Searle认为通过这个过程,房间里的人可以让任何房间外的人以为他会说流利的中文。
解读:
Searle
创造了“中文房间”思想实验来反驳电脑和其他人工智能能够真正思考的观点。房间里的人不会说中文;他不能够用中文思考。但因为他拥有某些特定的工具,他甚
至可以让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以为他能流利的说中文。根据Searle,电脑就是这样工作的。它们无法真正的理解接收到的信息,但它们可以运行一个程序,处理
信息,然后给出一个智能的印象。
2.薛定锷的猫(Schrodinger’s Cat)
薛定锷的猫最早由物理学家薛定锷提出,是量子力学领域中的一个悖论。其内容是:一只猫、一些放射性元素和一瓶毒气一起被封闭在一个盒子里一个小时。在一个
小时内,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几率为50%。如果衰变,那么一个连接在盖革计数器上的锤子就会被触发,并打碎瓶子,释放毒气,杀死猫。因为这件事会否发生的概
率相等,薛定锷认为在盒子被打开前,盒子中的猫被认为是既死又活的。
解读:
简而言之,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因为事件发生时不存在观察者,盒子里的猫同时存在在其所有可能的状态中(既死又活)。薛定锷最早提出这个实验是在回复一篇
讨论量子态叠加的文章时。薛定锷的猫同时也说明了量子力学的理论是多么令人无法理解。这个思想实验因其复杂性而臭名昭著,同时也启发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
中最奇异的就属 “多重世界”假说,这个假说表示有一只死猫和一只活猫,两只猫存在在不同的宇宙之中,并且永远不会有交集。
1.缸中的大脑(Brain in a Vat)
没有比所谓的“缸中的大脑”假说更有影响力的思想实验了。这个思想实验涵盖了从认知学到哲学到流行文化等各个领域。这个实验的内容是:想象有一个疯狂科学
家把你的大脑从你的体内取出,放在某种生命维持液体中。大脑上插着电极,电极连到一台能产生图像和感官信号的电脑上。因为你获取的所有关于这个世界的信息
都是通过你的大脑来处理的,这台电脑就有能力模拟你的日常体验。如果这确实可能的话,你要如何来证明你周围的世界是真实的,而不是由一台电脑产生的某种模
拟环境?
解读:
如果你觉得这听起来很像《黑客帝国》,那么你说对了。这部电影以及其他一些科幻作品,都是在这个思想实验的影响下创作出来的。这个实验的核心思想是让人们
质疑自身经历的本质,并思考作为一个人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这个实验的最初原型可以一直追溯至笛卡尔。在他的《Meditations on
the First
Philosophy》一书中,笛卡尔提出了能否证明他所有的感官体验都是他自己的,而不是由某个“邪恶的魔鬼”产生的这样的疑问。笛卡尔用他的经典名言
“我思故我在”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幸的是,“缸中的大脑”实验更为复杂,因为连接着电极的大脑仍然可以思考。这个实验被广泛的讨论着,有许多对于此实验前
提的反驳,但仍没有人能有力的回应其核心问题:你究竟如何才能知道什么是真实? (来源

转帖:相信谁—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随之而来的核电站危机

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随之而来的核电站危机,颇受世界瞩目,和利比亚事件一起,连续一周占据了全球媒体的头版头条,那边的地震刚刚告一段落,这边就看到网上的帖子开始对“日本人的下场”表示幸灾乐祸,于是不意外地料到这次事件在中国定会引起“爱国主义”的人们和“大爱无疆”人们的一场论战。但没料到的是,事情会在上周末演变成一场莫名其妙的抢盐闹剧,随后的是政府的辟谣,幕后黑手的查出等等相关新闻,然后是海底核试验的说法满天飞,然后是媒体的辟谣,没完没了,又似曾相识,惊诧之余,不禁对常识之缺乏,想象力之丰富,和信任的完全缺失而感叹。
不禁想起,上华盛顿大学EMBA的第一节课,是一个源自美国的危机处理模拟练习,班上同学分为七组,危机的背景是一样的:大家乘坐的飞机在沙漠中坠毁,坠毁前不久某组员曾留意到飞机刚飞过一个小镇,幸存者只有自己的组员,手里有着有限的物资:食物,水,汽油,化妆包,帆布,各种工具等若干。
模拟要求每组幸存者讨论并实施如何生存和获救。通过一小时的激烈争论后,每小组推选自己的领袖发表自己组的求生方案,包括如何善用有限的物资等。发表完后,由教授根据沙漠救援专家的指示发表意见,评估各项措施的得与失,比如,化妆包中的小镜子可用作向空中反射阳光来指示位置求救,或是白天必须用帆布覆盖身体以求活命等等。七组中,有三组主张离开原地向疑似有人烟的方向进发求救;四组主张呆在飞机残骸原地等待救援。教授的评判是,所有在烈日下走开求救的方法都是死路一条,原地保存实力才是正确答案。可想而知,这样的评判本身也遭遇了质疑,教授只能拿出救援专家的详解来平息这场争论。有趣的是,大家在争论结束后,竟然发现三个主张离开求救的组,他们的组长都是中国人,他们的意见在组里占上风;而四个得高分的组,无一例外的,都是老外话事的组,包括一个美国人,一个ABC,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日本人。
上完课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还意犹未尽地在讨论,一个中国同学忽然一语中的地说:这样迥然不同的自救方法完全是来自于文化差异,在大多数老外的心目中,早早植根了若有危险,保持镇定,很快会有人来救援的信心的种子,这种信心,来源于对政府,对社团,对专家,对其他人的信任。而中国的同学们,潜意识里早早就没有指望别人,也不相信会有人快速来救,这样信任感高度缺失的情况下,自救是上上之选,那么纷纷走上沙漠中自取灭亡之路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而案例的评判者所依据的,也是美国的生存法则,如果换做中国专家,或许会有完全相反的建议和评判了。大家听完,细想之下,都纷纷称是。
其实中国人现在的极端缺乏信任感并不只体现在危机之前,就是在日常生活的办公室里,又有多少人敢靠上司?靠下属?还有靠同事?激烈的竞争,僧多粥少的焦虑和道德底线的越来越低,令到大部分人不敢靠人,也不想被人靠,恶性循环之下,大家都选择了只敢靠自己。我的一个美国同事,就频频向我抱怨他们在中国的公司,就总是公司政治气氛浓郁,人和人之间合作的少,猜疑的多。
记得两年前有个旧段子,说的是:看完《色戒》,觉得女人不可靠;看完《苹果》,觉得老婆不可靠,看完《投名状》,觉得兄弟不可靠;看完《集结号》,觉得组织不可靠;看来看去,还是自己最可靠。不知道是这些电影反映了这些个“不可靠”,还是这些电影,洗脑了人们觉得什么都不可靠。而最后这貌似坚强的“靠自己”背后,又隐藏了多少的孤独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