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08039_向左走 向右走


版权声明:本文为上交规定论坛心得,谢绝转载抄袭,否则后果自负。

向左走
向右走

2008531通货膨胀和成本正常化

(演讲人:彭程)

彭程先生是花旗资本市场及企业银行亚太区经济与市场研究部副总监,负责宏观经济分析及预测,并与花旗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部经济学家合著经济研究报告。此次演讲,彭程先生介绍了中国最近一段时间的通货膨胀,及其重要成因即成本正常化。

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很多:1)货币与信贷供应量增加;2)食品与大宗商品供给的增长慢于需求及国际原料价格上涨;3)成本正常化即投入品价格改革。

货币供应量变化后,CPI(通货膨胀)会在一年后才会有所反应,即滞后一年。但是长远来看,通货膨胀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基本持平。而且根据历史数据,出口放缓,通货膨胀也会相应放缓。彭程认为,如果出口年内能控制在15%CPI将降至7%

随着GDP的增长,中国的耕地面积越来越小,2007年已降至18亿亩的警戒线,农产品供给出现较大缺口。新兴市场人口的生活水准调高;能源、其它原材料价格上涨;生物燃料的需求;气候恶化;供给对高价反映的有限与滞后;投机性资本进入粮食市场等等都导致了粮食和食物价格的上涨。但是,根据米价涨20%的人均影响仅为90元人民币,以及28%的谷物是作为饲料来看,中国的粮食价格会比较稳定。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人民币对美元增值速度会有较大浮动,美元贬值会进一步加剧。花旗预测,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要破六,到了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会低于5.5。伴随着美元的贬值,稀有金属的价格大幅上涨。而中国作为稀有金属的进口大国(比如,中国钢铁的需求占全球的一半),也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彭程特别指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胀高企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成本正常化的影响。他认为,中国的成本扭曲由来已久,包括劳动力、土地、大宗商品、资金成本、环境成本和其他成本。比如,2006年,中国能源价钱是国际能源价格的60%经过研究,他们发现中国投入品价格的扭曲和低估使中国制造业节约了约3.83万亿成本,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2007年中国GDP15.5%,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和的两倍。

成本上升后,中国制造的优势并不会消失。比如,中国商品从生产到销售仅需要25天,中国出口业仍十分有竞争力。人工成本优势将继续存在,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人工成本只有美国的5%,根据韩国和台湾地区的经验,即使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其人工成本也只及美国的25%50%。而且,成本正常化可以促进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

生产成本上升除了会推动通货膨胀,还会挤压企业的利润。成本正常化之后中国企业将面临一个压缩利润的过程,有一批企业会出现利润减少到破产的过程,然后会出现新一轮的行业整合,企业数量下降,最后行业的少数的领先者将获得定价权,那时将出现通胀压力。

郎咸平的“二元经济”理论有一定道理,他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全面过热,而是存在长期结构性失衡,即上游国有垄断部门的长期“过热”与下游竞争性部门的长期“过冷”同时并存。随着美国“9.11”事件后走向单边主义,中国加入WTO,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联合房地产开发商导致了房地产迅速升温,从而为上游的原材料、能源等国有垄断部门的发展提供了强劲需求。进一步,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巨量游资及银行信贷资金涌入股市,推动了股价全面暴升,出现了多年罕见的牛市奇观。

总而言之,中国的通货膨胀除了有彭程先生介绍的三个原因之外,中国加入WTO之后有关经济将加快发展的预期与政策调整;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国企的生存压力,也从不同方面推动了通胀的发展。

现在,中国经济再一次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究竟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值得每位国人深思。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如无特殊说明,文章均为本站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